LE MANS, FRANCE - JUNE 9: The #8 Toyota Gazoo Racing, Toyota GR010 Hybrid driven by Sebastien Buemi of Switzerland, Brendon Hartley of New Zealand and Ryo Hirakawa of Japan leads the field during Previews ahead of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24 Hours of Le Mans at the Circuit de la Sarthe June 9, 2023 in Le Mans, France. (Photo by Qian Jun)

在2023年11月这个时间截点,WEC世界耐力锦标赛和FE电动方程式世锦赛这两项顶级赛事均迎来各自的“十字路口”。几年前WEC受冷FE爆火的情况现在再看又大有不同,我们来讨论讨论这两项赛事的未来。

先谈WEC,为直击中国车手叶一飞本季(亦是效力保时捷)最后一战,我前往巴林8小时赛现场。在萨基尔,我也见证了参赛者、赛事方和媒体间轰轰烈烈的围场“口水仗”——有关最高组别(Hypercar)两种规格LMh和LMDh该如何公平“BoP(性能平衡)”的大讨论。所有人知道,这波讨论的最终结果将深远影响运动车赛的未来。

LE MANS, FRANCE – JUNE 9: The #51 Ferrari AF Corse, Ferrari 499P driven by Alessandro Pier Guidi of Italy, James Calado of Great Britain and Antonio Giovinazzi of Italy (R) and The #75 Porsche Penske Motorsport, Porsche 963 driven by Felipe Nasr of Brazil, Matieu Jamnet of France and Nicholas Tandy of Great Britain (L) during Previews ahead of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24 Hours of Le Mans at the Circuit de la Sarthe June 9, 2023 in Le Mans, France. (Photo by Qian Jun)

目前使用“欧式规则”LMh赛车拥有大多数部件的设计自主权,自然花费较多预算,更接近于LMP1顶级原型车的理念。目前有丰田、法拉利和标致使用。而“美式规则”LMDh赛车则更多使用统一部件——例如单体壳、底盘、混动系统,节约了大量研发成本,更接近于传统LMP2赛车。目前保时捷、凯迪拉克以及明年进入WEC的宝马和兰博基尼使用。

赛事主办方ACO西方赛车俱乐部和FIA力图在一个大的“性能窗口”下对所有赛车进行BoP,将比赛争夺搞得激烈些,达到至少复刻20世纪80年代C组原型车百家争鸣的目的。但愿望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作为真正意义上两种规格直面对抗的首个赛季,LMDh要站上领奖台都是很难的事——要等LMh阵营拉胯才有些许机会。

现在令人头疼的点在于若无法在短期内找到一个合适的BoP模式,这就产生了“天生的不公平”,别看现在有这么多厂商进局,退出高潮也会很快到来。如此激烈的围场讨论出现,意味着留给赛事方的时间不多了……应就只剩这个冬天。

另外,WEC明年也将迎来“ 双组时代”,除Hypercar外,就是已风靡全球的GT3组。这里又会让赛会伤透脑筋——还是要搞平衡。首先是平衡Hypercar组和GT3组的准入数量——毕竟除勒芒外,普通分站的容纳量也就36台(明年),是对半开,还是优先Hypercar参赛;第二是参赛厂商(客户赛车项目)的选拔,“僧多粥少”会令组织者更难定夺。再者,GT3最不缺的话题就是BoP,这里撕破脸的故事就更多了。当4个经典24小时赛(戴通纳、纽博格林、勒芒和斯帕)明年起均以这个组别作赛,热闹的“围场政治”就很难避免了。

LE MANS, FRANCE – JUNE 9: a general view during Drivers Parade ahead of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24 Hours of Le Mans at the Circuit de la Sarthe June 9, 2023 in Le Mans, France. (Photo by Qian Jun)

为何热炒BoP?因为WEC的含金量拔高了太多,大家更在乎输赢了!如此发展,WEC亦将从原来的“职业—绅士车手兼顾”转向全职业化。未来,铜级车手将很难参加WEC,银级车手也只会是那些从F2、F3转投的青年才俊。还有,WEC未来肯定会让Hypercar组别去折腾全新的动力技术——例如氢能等。FIA场地赛运动高级总监马瑞克 · 纳瓦雷茨基(Marek Nawarecki)在澳门大赛车期间对笔者坦言,他们不断与汽车制造商沟通,将在得到明确的市场信号后再进行未来之路的探索。

最后再聊聊FE,纳瓦雷茨基恰巧也代表FIA监管这项赛事,他认为已在(十月)瓦伦西亚季前测试亮相的Gen3赛车,预示着赛事将走出与前两代FE赛车不同的路线。

Pascal Wehrlein, TAG Heuer Porsche Formula E Team, Porsche 99X Electric Gen3 in the pit lane ©FIA Formula E

他谈道:“赛事将开始在更多的永久赛道举办,例如FE将在明年5月造访上海国际赛车场。这归功于赛车性能的大幅度提升。其次,赛事开始使用的快充技术,亦是紧跟汽车行业的前沿;再者,争夺模式也从偏重‘能量管理’到依靠‘性能表现’。就我的观点,70%的性能表现,30%的能量管理——这将是中短期内FE比赛需达到的‘技术属性平衡’。尤其是之后的Gen 3.5代升级将更突出性能表现,主要在牵引力方面。我相信,汽车制造商们会有更多兴趣再度关注并投身FE。相比十年前这项赛事创立之时,电动车和我们日常生活的相关度已不可同日而语。”

“寻找合适的动态平衡”将是WEC和FE发展中的最大难题。赛事若想真正“大作为”,就需要赛事方能有大格局、大智慧、大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