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才过2个月,耐力赛的车迷们无疑已过足了瘾。
如果不“挑食”的话,从阿布扎比6小时赛起至上周六的WEC卡塔尔1812公里赛结束,41天能看上88小时的耐力大战:
1月21日 阿布扎比6小时赛(24H系列赛)
1月27-28日 迪拜24小时赛(24H系列赛)
戴通纳24小时赛(IMSA卫士泰克跑车锦标赛)
2月4日 迪拜4小时赛(亚洲勒芒系列赛)
2月10日-11日 阿布扎比4小时赛*2(亚洲勒芒系列赛)
2月17日-18日 巴瑟斯特12小时赛(IGTC洲际GT挑战赛)
2月26日-27日 WEC Prologue季前测试(世界耐力锦标赛)
3月2日-3日 卡塔尔1812公里赛(世界耐力锦标赛)
今天,派道客Paddocker用一文来总结今年前两个月的耐力赛领域动态。
“红海效应”波及赛车圈
阿布扎比6小时赛和迪拜24小时赛同属24H系列赛,该赛事定位大致相当于国内的中国汽车耐力锦标赛(CEC),主要面向“绅士车手”参与。该系列赛的赛车最高组别为GT3,并下探至TCR-E规格。近两年,伴随着保时捷992 GT3 Cup赛车大面积铺货,该系列赛“992组”参赛数量日益增长。GT4和TCR等“低组别”逐渐沦为鸡肋。
本年度开年之战——迪拜24小时赛就因红海局势,影响物流运输,比赛不得不改期至一月底,正好与戴通纳24小时赛撞期。此番调整也令不少车队(包括卫冕冠军车队WRT)选择缺席。据判断,红海局势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影响赛车运动。
此外,WEC季前测试也受到影响,原定2月24日-25日的Prologue不得不延期两天进行。据公开资料,由于曼德海峡被胡塞武装封锁,海运商船无法通过。所有装载LMGT3赛车的海运集装箱改在沙特吉达“登岸”,并以陆运方式送至卡塔尔。当然,像丰田、保时捷在内的部分Hypercar车队在上季巴林8小时赛后就把物资留在中东,相对受到影响较小;而参与戴通纳24小时赛的凯迪拉克则直接把物资从美国空运至卡塔尔。
首场比赛结束后,西方汽车俱乐部(ACO)表示为确保WEC下站——伊莫拉6小时赛不再受到影响,将改用空运方式把所有车队和赛事物资运回欧洲——意味着赛事各方的成本均显著提高了。
中国元素从未缺席
CLIMAX极点赛车创始人周碧煌成为首位在国际24小时赛中登顶全场冠军的中国车手。
此前,孙正曾在2018年富士24小时赛中驾驶日产GT-R赛车站上最高领奖台,一度成为国内赛车圈可以一提的成就。然而,日本耐力赛“玩票”属性浓厚,含金量不太高。就算是中国香港车手唐伟枫也曾两度全场夺魁,但仍难“出圈”。
伴随着叶一飞今年坐进法拉利499P LMh的座舱,他如果能在国际最知名24小时赛夺魁,必定会受到全国乃至世界的瞩目。刚过去的卡塔尔1812公里大赛,在法拉利两台厂队赛车接二连三掉链子的情况下,叶一飞首秀便已证明自己与队友驾驶“客户车队”AF CORSE #83赛车也有竞争力——他们成为LMh组赛车的“领头羊”。
跑了个寂寞的亚洲勒芒
亚洲勒芒系列赛(AsLMS)有创纪录的45台赛车登上发车格,可谓一派繁荣景象。
即便被WEC“除名”,LMP2组仍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前F1车手尼基塔·马泽平的亮相,让该组别增添不少看点。可惜,俄罗斯车手因病缺席收官战,使得快要到手的年度冠军和勒芒24小时赛名额成为他人的囊中之物。
GT组则争奇斗艳,大家都看好LMGT3组的前景,力求抢下一张宝贵的勒芒入场券。只是,两大组别的年度冠军车队——CrowdStrike Racing by APR和Pure Rxcing跻身今年勒芒大赛早已成定数,此番龙争虎斗有点“跑了个寂寞”的味道。
保时捷开季扬眉吐气
新南威尔士州的“巴山半日游”,中国魅影环球车队距离登台仅一步之遥。
去年末,“魅影车队”完成重组,力争以新面貌出现在亚太赛车赛场。此番,“新车队”首次出战便一度领跑全场,还收获第四,算是“开门红”。
当然,我们不得不提保时捷,他们在2023年被“笑话得有多惨”,进入2024年头两个月便“笑得有多开心”。
戴通纳24小时赛,963 LMDh赛车豪取全场冠军;亚洲勒芒系列赛Pure Rxcing为992 GT3赛车正名;巴瑟斯特12小时赛主场车手马特·坎贝尔更是拿下开年两连胜(戴通纳24小时赛/巴瑟斯特12小时赛);WEC卡塔尔1812公里大赛,保时捷更是横扫领奖台,还达成“双组冠军”的成就,令斯图加特跃马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番。
此前,保时捷963和992 GT3赛车饱受诟病——主要是在性能平衡(BoP)的政治博弈上。进入2024年,连续几场漂亮的翻身仗已让对手猝不及防。最新消息指出,保时捷并不打算在今年勒芒大赛前修改963赛车的曲轴设计——该设计因造成车辆震动和可靠性问题,曾令德国品牌去年在耐力赛场”深陷泥潭”。
今夕是何年?
耐力赛一直是汽车运动中最“温文尔雅”的组成部分。
不过,伴随着短程系列赛(尤指房车)的衰落,加上各大厂商持续介入,GT及原型车的耐力赛已渐渐化身为“x小时”冲刺赛。例如:今年巴瑟斯特12小时赛,几经波折最后看点仍聚集在了最后30分钟。不少车迷调侃洲际GT挑战赛在全景山跑成了“FIA GT世界杯”。
无论是SRO(斯蒂芬·拉特尔组织机构)还是ACO,IMSA(美国国际赛车运动协会)抑或是CREVENTIC(24H系列赛主办方),似乎全世界都看到了运动车赛的新胜景,这边风景真的有些吸引人!
耐力赛的变与不变
丰富的汽车制造商,复杂的车手评级,多样化的赛事规则,造就了耐力赛广泛的参与度和讨论度。这在其他赛事中都难以效仿。
耐力赛正如其名一般,被无数车厂、车队和车手当作检验成色的真战场。如果“绅士车手”能站稳脚跟,也会成为国际主流赛事媒体的焦点人物。
这便是耐力赛未来新的增长点,汽车工业总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创新。无论是柴油车、混合动力,纯电动,哪怕是未来的氢动力赛车,都会是车迷津津乐道的话题。耐力赛变与不变,或许就如同汽车发展史一般,在汽车工业的历史中泛舟,永远看不到尽头……
1月底至3月初的“88小时耐力赛”落幕,硝烟很快又起。两周后,赛百灵12小时赛绝对是耐力赛车迷不容错过的饕餮大餐。而3月中的雪邦12小时赛将会成为中国车队和车手新季的首次全副武装亮相。欲知后事如何,继续关注派道客的现场报道。